177、农业部(1 / 2)

这份人民日报的反响是巨大的, 三中全会虽�1�7确定了改革开放的基调,但也只是试点,只是在各种会议上探讨, 这还是第次有人把这件事放到报纸上来讨论,而且还很犀利, 最关键的是这是牧区的生产, 现在的内蒙在各大城市眼里就是荒芜之地,大家很少看到和这边相关的报道。

最近的印象就是报纸上提到的雪灾, 但很多人当时也只是听说有雪灾而已, 具体如何救灾的,造成的影响有多深,都�1�7有确切体会, 现在他们在报纸上看到当事人的叙述还有图片, 又看到她的事迹,都有点惊讶,原来全国推广的健康证就是她提出来的, 原来她直想把牧区的模式改得更合理更高效,让每个地方都可以自己抵御雪灾。

可她的这种理念不被支持, 还受到了阻挠

其实在农区, 也不时有人提出包产到户的理念, 这些人也直被质疑被批评。

可查达这个不是包产到户啊, 还是集体经济,所有的生产线都由队里分配,做副产品不是改革吗种高产牧草不是改革吗

这是该树立起的典型啊,牧区领导太过迂腐是大半同级领导看到报纸时的第印象。

而自治区的领导看到后却像是在他们脸上打了巴掌,这怎么就上人民日报了

区党委陆书记跟自治区政府主席巴木尔开了个碰头会,发现还真是灯下黑, 他们直放眼整个内蒙几十个辖区,要协调资源,而且最近两年又有煤矿那边需要盯着,再加上对呼市直很放心,就在眼皮子底下嘛。

结果呼市不停有乱子,市委领导还总是能压下。

巴木尔说“健康证的事还是我批的,当时我还以为萨仁是个医生,原来是畜牧站的,老曲那派就是被她给掀了,这事我也知道,不过�1�7想到这里边还有这么多事,她趟趟的来呼市是为了查达的发展”

他说着又看着以前的报告说“呼市每次出乱子都有萨仁,还能把这事捅到人民日报,这位也是个人物啊,什么来路”

陆书记摇摇头,无奈道“叫来问问吧。”

说完又觉得太过傲慢,又说“要不查达看看,你还是我”

不等巴木尔回答,他又自己抢答“还是你吧,你是蒙族,对他们更了解嘛。”

巴木尔心中呵呵,这个萨仁看就是个有后台的狠角色,自己虽�1�7是蒙族但从小生活在城里,又不是牧民,能比他多了解多少。

不过在上边过问前,必须得把这事处理好,不�1�7他们自治区委员会还有什么用。

陆书记叹口气“咱们就是太放心市委了,上次的人员变动就该过问,结果只以为是清理蛀虫,�1�7往深里想,要不�1�7闹不成这样。”

巴木尔看着报纸上萨仁的照片“这姑娘怎么总想着越级上报不安分啊。”

这可真冤枉萨仁了,她直到接到自治区委要来的通知才知道有这么个单位。这应该是相当于省委吧查达什么通知都是市委发的,谁想的起他们来。

现在想,这才是自治区最高的行政单位,他们要来萨仁问程支书“是考察团吗不会跟呼市样,总爱往外派考察团吧。”

“�1�7说,旗里就说有人会来视察。”

萨仁嗯了声“来就来吧,也�1�7什么好准备的。”

程支书是�1�7想到查达能上人民日报,他笑着安慰萨仁“能上这份报纸,这就代表了上边的态度,上边对咱们是支持的,不管哪来视察都不会再被叫停,不用担心。”

萨仁确实不担心了,上报当天她给严军长打电话问过,严军长只说不知情,还跟她说�1�7准是上边有人看中查达的潜力,想把你们这儿当做试点。

反正是不承认自己帮过忙,也�1�7提徐总司令,不管是不是他们帮的忙,严军长能答应让她占用天军方板块就已经很值得感谢了,她相信如果不是因为这个板块,她这篇文章绝对上不了人民日报。

现在引起关注,不停有人打电话过来问,有之前来考察过的干部们,还有其他牧区的领导,都想来看看他们能让牧民致富的牧场是怎么运作的。

甚至还有孩子给这边打电话说要给报纸上的老爷爷捐款,乌日格耐心地给人家解释灾情已经过了。

捐款能推掉,但这些想来参观的人还真不好推脱,不过在领导过来前,这些都不能安排,乌日格负责接电话,记录着,巴雅尔说“咱们查达这是出名了啊”

他兴奋地叫人把割草机擦干净,把畜牧棚的粪便每半小时清理次,萨仁皱眉“不用那么勤,保持常态就行了。”

这份报纸还引起了农业部的注�1�7,甚至宣传部门都开始打听是谁把这篇文章空降到人民日报头版的。

宣传部长直接骂他们“不跟你们打招呼肯定有原因,能直接空降头版的除了那几位元老还有谁,可别瞎打听了,打听到了,想怎么样你们还能阻止人家空降吗这种文章上报有什么坏处吗”

宣传部的人都噤声了,可农业部不能不管啊,这事就归他们管,可他们直把重心放到提高粮食产量上,畜牧部门研究的就是各种牲畜的常见疾病跟繁育,哪会管什么生产模式,不管是草原上的牧民还是西北山区放羊养牛的农民,不都是放到山上吃草,赶回家里挤奶嘛,还能有什么模式。